气体灭火系统钢瓶间是保障灭火设备安全运行的核心区域,其设计和管理需严格遵循相关规范。本文将详细解析钢瓶间的选址、环境控制、安全防护等要求,帮助用户合规建设高效安全的灭火系统基础设施。
气体灭火系统钢瓶间应优先设置在建筑物一层或地下层,并靠近防护区以减少管道损耗。独立建造时需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墙体,且不得与变配电室等高风险区域相邻。房间净高不宜低于2.5米,门框宽度需满足设备进出要求,并向外开启。地面承重需根据钢瓶总重量计算,通常要求≥800kg/m²。
钢瓶间温度应常年控制在0-50℃之间,北方地区需配备供暖设施。湿度须保持≤85%以防止钢瓶腐蚀,建议安装温湿度监测仪。通风系统需满足每小时6次换气标准,排风口应设于下部,采用防爆型风机。照明必须使用防爆灯具,开关安装在室外,避免电火花引发风险。
钢瓶间入口处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操作流程图。灭火剂钢瓶应分组固定于专用支架,间距≥1米,操作面预留≥1.5米通道。需配备24小时泄漏报警装置,七氟丙烷系统浓度报警值设定为900ppm。每月需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区,并建立钢瓶定期检测档案。
对于IG541等高压系统,钢瓶间需额外设置泄压装置,泄压口面积按0.025m²/m³计算。多楼层安装时,每层钢瓶间需配置独立的启动装置。在抗震设防区域,钢瓶支架应增加横向防晃措施,管道采用柔性连接。海洋环境需选用316L不锈钢材质钢瓶。
通过科学规划钢瓶间布局,严格执行环境标准,可显著提升气体灭火系统的可靠性。建议委托专业消防工程公司进行设计施工,并定期开展NFPA2001标准符合性检查,确保设施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。
扫一扫·免费设计·咨询
技术支持:搜浪网络